摘要:惠英紅一出場,港劇又要翻身?2021-06-17 16:16:05 來源: 責任編輯: lyz086
惠英紅一出場,惠英紅出港劇又要翻身?場港
2021-06-17 16:16:05 來源: 責任編輯: lyz086想到2021年港劇到現在還等不到一部爆款,原來都是劇又在等她——
攢了半年,關于港劇的翻身期待,一股腦都給了《刑偵日記》中的惠英紅出惠英紅。
劇集一開播,場港當晚攻上熱搜,劇又冷清了許久的翻身港劇,終于開始有了熱鬧的惠英紅出痕跡。
老實港,場港一開始,劇又我內心是翻身擔心的。
首先,惠英紅出之前《刑偵日記》曾被媒體冠以《刑事偵緝檔案5》的場港頭銜,這怕不是劇又另一部《法證先鋒4》?
但《鐵探》主創已經否認了,表示該劇完全不是《刑事征集檔案5》,從故事骨干,人物設計,情節布局,里外都不一樣,“不要抱著看刑偵系列的心態去看刑偵日記,不保證失望,保證驚喜。”
失望?是有希望。有底氣,就不必攀親戚。
另一個擔心:又是合拍劇,行不行?但一口氣刷完四集,可以很負責任地說:這次的TVB,非常不TVB。
你可以說《刑偵日記》像美劇像韓劇,但就是不像傳統坐下來吃碗面的港劇。
最后一個擔心,請來紅姐,但會不會讓惠英紅一個人唱獨角戲?
來張劇照看看——
有視后,當然就得有視帝,TVB兩屆視帝王浩信,再加這幾年漸入佳境的“港劇臉”姜皓文。以及TVB一線小生袁偉豪、黎諾懿,好幾次視后意難平的黃智雯,妥妥的演技派列陣。
出動這群演技派,為什么?因為《刑偵日記》難演。
用紅姐的話說,“浩信有三個人格,我就有五、六種,對著三個人格的兒子就有三種態度,所以每日開工我都會問浩信你‘兒子,現在是哪個人格’,這次算是我拍TVB劇集以來最難的一次。”
但再難,難得倒惠英紅?才只是一個開場,網友的怒贊已經刷屏:不愧影后。
而刷完四集的我也認為,這次《刑偵日記》最大的突破還不是對港式刑偵劇的極致追求,而是對角色的深刻塑造——
一個角色,多重人格。人性的復雜和真實被描寫得淋漓盡致。
一句話到尾:只要不爛尾,提前鎖定港劇年度最佳!
懸疑變臉
劇集一上來,人物關系海報已經暗藏玄機,“破碎”風格,肢體溫暖卻各懷心事的視覺呈現,巧妙暗示著劇中人物關系,絕沒表面那么簡單。
接著劇情一開場,偏“暗黑系”的濾鏡,滿滿的懸疑電影范兒,完全沒了無線劇過去的塑料味。
伴隨著一段暗黑影像,劇中的角色依次出現,母要殺子,葉勁峰的第二人格朱璣出現,一次絲毫不拖泥帶水的精神分裂人物出場就完成了,鏡頭節奏不斷加快,緊張的氣氛一下子就把我抓住。
可以說,劇集已經完全打破了TVB的視覺風格,甚至根本不像是港劇,而是努力在渲染了一種懸疑驚悚的現場感。
前四集看完之后,我只有一個感覺,TVB懸疑劇又往前邁了一步。
《刑偵日記》的質感很容易概括,就是電影感,而且是那種獨特的膠片美學。
整體色調非常濃烈,場景之間的冷暖明暗反差也相當明顯,完全沒有TVB劇常見的那種塑料打光一路到底。
但說到底膠片美學也只是個殼,觀眾買不買賬還是得看故事。
在這方面,《刑偵日記》更特別,完全不用于以往刑偵劇的懸疑探案+情感CP,而是一上來就加入心理元素,再融合探案、驚險等,甚至一上來,就交代出男女主一個精神分裂,一個雙重人格。
這一開場,有戲了。
王浩信在劇中飾演的男主葉勁峰原本是臥底,但他卻樂在其中,一邊應付自己的聯絡員,一邊利用著這兩個雙重身份過著愉快的黑幫生活。
直到有一次他和他黑幫大嫂有染,在幽會時車上被放了炸彈,而拆彈的就是黃智雯飾演的女二,雖然炸彈成功被拆除,但后面發現了第二枚炸彈,導致她的搭檔犧牲,男主也成了嫌疑人之一。
事情一搞大,男主第一人格就玩消失了,把一籮筐麻煩留給了第二人格朱璣。朱璣要一邊躲開警方的追捕,一邊查找真兇究竟是不是自己。
這,只是一條故事線。
另一邊,男主妹妹葉朗晴為了調查母親是否還活著,晚上一個人去了花店尋找證據,卻被連環血字案的兇手盯上,成為這個案件唯一的幸存者,而男主的母親,也在消失了17年后重新歸來。
《刑偵日記》的劇情設定,絕不是建立在常見的單線敘事。
它更像是將主角擲入一個懸疑旋渦。
把人格解離、命案、家族迷局,全部放入這個漩渦里,而男主就是開啟這個漩渦的按鈕。
至于如何才能打破漩渦,一切還未可知。
唯一能確定的是,這種智商被按在地上摩擦的感覺……
太!刺!激!了!
如果說當年的《刑事偵緝檔案》是步步追兇。
《刑偵日記》的故事則是層層剝繭。
兒子查案,母親犯案,關鍵人物是女兒,怎么破題?不論是懸疑探案,這出內心暗戰,都硬到不行。
而惠英紅飾演的楊碧芯作為本劇的一番女主,又有一條獨立的故事線。
她是葉勁峰和葉朗晴的媽媽,但患有精神分裂,曾經差點毒害了自己的兒子, 17年后歸來,和葉勁峰與第二人格朱璣,是分,是和?這個高度神秘又危險的角色,到底是不是就是其中一個血案的真兇?
《刑偵日記》采用的也是多線并行的方式,4集就穿插了多個案件,且沒有任何一單是已經破案的,每一個案件之間又有穿插、延續以及不同的伏線,故事又將“精神分裂”“人格解離”等直觀融入劇中,成為故事最大的變數,劇中人深陷其中,觀眾也陷入劇情無法自拔。
當然,這還要歸功于整部劇的氛圍塑造,一直有種迷霧籠罩、忐忑不安的懸疑感。
觀眾只能跟著朱璣一點點思考,不斷get破案線索。
同時又看著他因破案,漸漸找出有關自身、有關人格分裂原因的信息。
雙管齊下,信息量極大。而在這一個個輔助案件的刺激下,男主的人格分裂以及和母親的恩怨終究會完成了結。
這份燒腦感,我太喜歡了!
演技女神
當然,劇集之所以精彩,一大原因還是演員,整個故事都高度聚焦于紅姐與王浩信劇中扮演的母子,一個扮有多重人格癥,紅姐則演精神病人。
先說王浩信,作為兩屆視帝,王浩信的表演不可謂不精彩,演雙重人格,其實是演截然不同的兩個人,就像劇中形容的那樣:葉勁峰喜歡用左手,表示他想象力豐富;朱璣喜歡用右手,表示他擅長文字語言。
一個吊兒郎當,油嘴滑舌,另一面睿智沉穩,沉靜斯文,拿捏得也是很到位。
比如表現葉勁峰的浮夸,就用喜劇的演法,女二游雁星用沙袋替換葉勁峰時,他卻因向外移動時腹肌抽筋無法動彈。
演第二人格,就變懸疑劇。
劇中兩個不同人格還愛上了不同的兩個女人,更該死的是黃智雯在劇中飾演拆彈員游雁星的,偏偏愛的是第二人格朱璣,所以游雁星和朱璣的結局幾乎注定是BE。
而感情線里,也加入了劇集的終極懸疑:最后誰才是男主的主人格?
但劇集也安排了與王浩信實力匹配,甚至更技高一籌的對手。
這個對手,也帶出了劇集的另一大看點——惠英紅的演技。
說她是“變色龍”級的女演員,應該沒人不服。
剛毅冷血的鐵探形象演得——
邪魅詭異的母親形象演得——
惠英紅在這部劇中的演技,又絕了。
先來看肢體語言——
因為精神分裂的關系,她飾演的楊碧芯外表溫柔平和,說話也輕聲細語,笑起來更如春風拂面。
可你看他做的事:
涉嫌殺人、威脅、行兇,毫不手軟。
再看面部微表情——
多年前一走了之不見行蹤,精心準備后參加女兒葉朗晴的攝影賽,送花籃正往前走,卻在走廊中卻聽見女兒說媽媽已經死掉很久,養母對她還不錯。
惠英紅用了一秒鐘詮釋什么叫做“影后級”表演,從失望、難過到邪魅,微微一扭脖子,這種天使與惡魔合體的帶感boss,是港劇里真實存在的嗎!!
隨著她一秒變臉,幾個表情,立馬將氣氛吊了起來。
另一場戲,得知兒子對妹妹說自己已經死了,明明眼中含淚的她,忽然看到兒子給自己安置的骨灰龕,在靈位前那個眼神,加上配樂,恐怖氛圍瞬間拉滿,瞬間讓人聯想到了張子楓在《唐探》里的那個眼神。
影后一秒演技表情變化感受一下。
許多觀眾表示——肉體創傷尚能忍耐,心靈創傷卻難痊愈。簡單說,就是被嚇到了。
最后看眼神戲。
后來她知道養母對女兒并不好,立刻打電話威脅的戲,僅靠眼神,已經讓人膽戰心驚。
但還是這雙眼睛,面對女兒的時候又瞬間透出慈母的溫柔,前后反差之大,演技讓人嘆為觀止。
女兒被連環殺手迫害后精神出現了問題住院,醫院里有一個女生一直在欺負她,楊碧芯二話不說跑去當義工,知道她過敏還故意拿花生醬喂她,雖然是笑著的,卻用冰冷的眼神說著最殘忍的話,“你有病,說的話,誰信?”
更絕的是,看到兒子時,面對不同人格她也是不同反應,遇到衰仔葉勁峰就一副冷酷無情的模樣,朱璣一喊她媽,她又變得驚喜交集。
誰能想到邪魅的女魔頭,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整部劇只要惠英紅一出場,懸疑感和故事感立馬拉滿,一個眼神、表情就讓人覺得毛骨悚然,每一幀都是戲。
從肢體到眼神,用每個細節將人物形象不斷填充至飽滿,一步步引導觀眾情緒。
而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難的是,惠英紅劇中需要飾演七八種不同情況下的自己。
同一個場景,好幾種不同情緒,她都做到了。
隨著劇情發展,想必未來還能看到更多不同人格的女主,只是不知那時,惠英紅又會呈現出怎樣的狀態。
可以肯定的是,形象越立體,越能體現出人性的復雜和深度。
但別以為,有故事的只有男女主。
比如,葉勁峰的聯絡員江政勛,也是女二的上司,兩人還疑似是情侶關系,但這個角色,一看就有問題。
袁偉豪在劇中飾演葉勁峰的醫生韋睿杰,更疑似就是連環血手案的兇手,他與受害者也就是惠英紅的女兒相處,曖昧之中又透露出邪魅,當他細心地從她背上抓出一只小蟲子,又微笑著把蟲子捏死,又讓人忍不住冒冷汗。
這就是《刑偵日記》劇情設計的精妙之處,每個出場人物都不是工具人。每個主要角色都有自己完整的前史,而且他們都和男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人物關系紛繁復雜,堪比大型狼人殺。
不到最后一集的最后一分鐘,恐怕沒人能知道全部的真相。
和傳統的單線敘事刑偵劇相比,看《刑偵日記》就像玩拼圖游戲,每場惠英紅的表演都多一個信息,然后我的腦海里就會飄出一個大大的問號,以至于我開始懷疑每一個角色說出的每一句話。
又或者,全部的真相原本就是不存在的,因為秘密永遠都在那里。
港劇重生
如果要挑出一個《刑偵日記》有別于其它港劇的特征。
那一定是它的風格化。
TVB高層杜之克曾說它并非《鐵探》延續,希望為TVB拍出全新風格的驚悚作品。
一個最明顯的特征是,劇中用了大量的獨白來闡釋幾個主要角色的內心。
類似于某種意義上的POV。即敘事不斷變換角色的視點。
比如男主。
他的分析,他的認知,他的獨白,建構了觀眾對他的認知。
這顯然走的是美劇敘事風格,沒有TVB一貫的劇情套路,故事也節奏明快,多線并進,滿是懸疑感。
甚至劇情、色調、剪輯、節奏,演員的表演方法都跟傳統的TVB劇很不一樣,它更像電影,每個人都無法定性對與錯,就像編劇說的:“人性總是有正反兩面,楊碧芯是個偉大母親,不等于是個好人,也不一定是個壞人,視乎她什么時候干什么導致什么結果。”
當然劇集并非沒有缺點,比如過于電影化的敘事和多線敘事,可能會讓許多不喜歡燒腦的觀眾在劇集前期便昏昏欲睡。
但,我依然要為港劇這場突圍鼓掌。
因為它創造了一種鮮明的對比。
一群人格不確定的“困境”角色,被困在懸疑中,最終形成一種無可奈何的焦灼感,這是港劇少有出現的事。
近幾年,內地平臺的幫助,令港劇的投資變得充足,拍攝的手法更加先進了,服裝道具也更高級,但許多劇集卻逃不過“難看”、“老套”的命運。
其中的關鍵,就是港劇并沒跳出自己的過往。
而《刑偵日記》卻敢于拿港劇自己開刀。
在如今的環境下,比起《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這類作品,《刑偵日記》可能不是最好的懸疑題材的作品。
但它可以是更多優秀作品即將誕生的踏板。
一部優秀的作品,不一定非黑即白,也可以有人性的灰暗面,過去港劇做不到,現在能做到了,《刑偵日記》,就是這樣一部作品。
不按套路出牌之后,從故事發展到人物關系都撲朔迷離,懸念滿滿。
連環血案真是袁偉豪飾演的心理醫生布局,他的最終目的是什么?
黃智雯喜歡的偏偏是副人格,這對苦命CP能夠逆天改命嗎?
惠英紅的角色,到底是不是兇手,她和“兩個兒子”的關系,又會如何發展?
目測未來還會有很多高能反轉,對此我只有一個愿望:別爛尾,別浪費惠英紅的演技。
過去幾年港劇絕對是讓觀眾心情復雜的類型,它滿足了人們對港劇突圍的種種期待,但也一次次讓觀眾失望,包括《逆天奇案》《伙計辦大事》都免不了高開低走,但《刑偵日記》又讓我忍不住期待,這一次,港劇真能一硬到底。
只要肯扎實地做品質,俯下身來靠近觀眾,港劇好故事就永遠沒有講完的那一天。
我國月度用電量首破萬億大關2025-10-14 01:00
激素減到一粒的副作用 了解激素的副作用2025-10-14 00:51
扔掉不用的枕頭的禁忌 枕頭日常護理2025-10-13 23:20
布斯克茨腳趾骨折恐影響歐冠四分之一決賽 腳趾骨折怎么治療2025-10-13 23:00
俄稱空襲烏軍預備隊 烏稱打擊俄軍指揮所2025-10-13 22:49
胃腸動力檢測系統 什么是胃腸動力檢測系統2025-10-13 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