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迎著清晨的陽光,記者一行走進樅陽縣藕山鎮藕山村,眼及之處皆是風景。青瓦白墻的民居錯落有致,庭院里各色花卉競相綻放,鄉間小道干凈整潔,微風拂過,裹挾著泥土與花草的清香,一幅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畫卷在
日前,美麗面貌迎著清晨的鄉村行動陽光,記者一行走進樅陽縣藕山鎮藕山村,清潔眼及之處皆是藕山風景。青瓦白墻的村扮村新民居錯落有致,庭院里各色花卉競相綻放,靚鄉鄉間小道干凈整潔,美麗面貌微風拂過,鄉村行動裹挾著泥土與花草的清潔清香,一幅宜居宜業的藕山美麗鄉村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誰曾想到,村扮村新數年前這里還是靚鄉雜草垃圾遍地。如今的美麗面貌巨大轉變,源于藕山村持續推進的鄉村行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一系列扎實有效的清潔舉措,讓村子舊貌換新顏,也讓村民的生活幸福感節節攀升。
從“臟亂差”到“美如畫”——干群合力的蝶變之路
“想要讓村子變美,就得從環境整治抓起,而且要形成合力,讓黨員帶頭、村民參與。” 藕山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阮萬龍在談及整治工作時說道,為了徹底改善村容村貌,藕山村雙管齊下開展清潔行動。
為了啃下“臟亂差”這塊硬骨頭,村“兩委”把黨建引領作為第一抓手,把黨員活動日與人居環境整治緊密結合。每月黨員活動日,身著紅色志愿服的黨員們便會拿著掃帚、鐵鍬等工具,對村里的公共區域進行全面清掃,清理路邊垃圾、疏通排水溝渠,用實際行動為村民樹立榜樣。
然而,僅靠“志愿紅”遠遠不夠,專業力量才能讓整治長效。藕山村專門安排了專業保潔人員,制定定時清潔制度,重點對村內道路兩側的雜草、枯樹根以及衛生死角進行清理。“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保潔人員的定期清理,讓村子時刻保持干凈整潔的狀態。” 阮萬龍補充道。
“最美庭院”激活內生動力——小盆景變成大風景
環境美了,如何讓“外在美”化作“內在美”?藕山村把目光投向家家戶戶的小庭院。村里每年通過開展 “最美庭院” 評選活動,鼓勵村民主動參與到人居環境維護中來。據阮萬龍介紹,村里每年會評選6到8戶 “最美庭院”,為獲獎村民發放生活用品等禮品作為獎勵。截至目前,已經成功評選出15戶 “最美庭院”。這些獲獎庭院不僅院內布局合理、綠植錯落有致,而且家居擺放整齊、環境衛生整潔,成為了村里的 “樣板庭院”。
“看到別人家評上最美,我也把院子拾掇起來,住著舒坦,心里亮堂。”江秀英笑著說。在她看來,這幾年村子的變化肉眼可見,外部環境有人維護,村里還鼓勵大家打理自家庭院,現在無論是走在村里的路上,還是待在自己家里,都是干干凈凈、清清爽爽的,生活舒適度大大提高。
比環境更美的是悄然發生的觀念之變。如今,在藕山村,維護環境不再是“干部干、群眾看”,而是人人自覺、戶戶爭先,鄰里之間還會相互交流庭院打理經驗,形成了 “比學趕超” 的良好氛圍。有的村民會在庭院里種植花草樹木,有的會利用廢舊物品制作創意擺件,讓自家庭院既美觀又有特色,整個村子也因此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環境整治不是一陣風,而是久久為功。”談及未來,阮萬龍表示,藕山村將持續深化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長效管護機制,讓清潔行動常態化、規范化。同時,繼續豐富 “最美庭院” 評選活動的內容,引導村民在維護環境的同時,打造具有鄉村特色的庭院景觀,讓鄉村 “顏值” 不斷提升,村民生活更加美好,真正實現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的美麗鄉村愿景。(桂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