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拓斯達面向全球發布了其首款輪式人形機器人——“小拓”,據了解,這也是第一臺在注塑行業落地應用的人形機器人。“小拓”具備21個自由度(不含靈巧手),采用升降式設計,身高可實現1.2米-1.8米的動
近日,小拓拓斯達面向全球發布了其首款輪式人形機器人——“小拓”,布首據了解,款輪這也是式人第一臺在注塑行業落地應用的人形機器人。
“小拓”具備21個自由度(不含靈巧手),形機采用升降式設計,器人身高可實現1.2米-1.8米的小拓動態調整,雙臂負載最大可達20kg,布首手臂重復定位精度達到±0.05mm,款輪既能勝任重物搬運,式人也能實現靈巧操作。形機
“小拓”頭部搭載全場景雙目深度相機和揚聲器,器人支持對圖像深度信息的小拓視覺識別和語音交互。搭載360°激光雷達的布首輪式底盤具備全向運動能力,移動速度為1.5米/秒,款輪兼顧移動效率和作業的穩定性、可靠性,并且能夠充分利用平坦路面的運動慣性實現低能耗運行,完成續航6小時以上的滿負荷搬運作業。
在精細化操作方面,“小拓”支持靈巧手、兩指夾爪、三指夾爪、仿生吸盤等末端執行器方案,可以靈活適用不同產線和工藝需求。
智慧大腦為“小拓”在工業場景自主作業提供了強大支撐,基于VLA(視覺-語言-動作)具身模型,”小拓“可實現對復雜任務的自主推理與決策,最高算力可達3352TOPS,已率先在注塑車間落地,能夠實時識別注塑件良率、自主完成裝盤等工序,實現從檢測到操作的全流程自動化作業。
目前,“小拓”已經入職拓斯達智能設備制造基地,成為1號人形機器人員工。
2025年是人形機器人領域“群雄逐鹿”的一年,作為一家在工業場景深耕了18年的智能裝備制造企業,拓斯達為什么選擇在此節點發布人形機器人產品?并且率先從注塑領域切入工業具身市場?
拓斯達董事長吳豐禮表示,從產業變革角度來看,未來在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線中,以及在需要靈活換產決策的生產環境中,具身智能機器人將成為制造業的生產力組織形態之一。
從企業戰略層面而言,拓斯達始終是一家以客戶需求和價值為導向的企業,拓斯達的人形機器人將通過工藝與場景的深度融合,精準破解實際應用難題,打造會干活、懂工藝的人形機器人,最終構建起可持續的商業閉環。
產品差異化
打造會干活、懂工藝的工業人形機器人
高工機器人注意到,近兩年來,市場上先后推出了近百款各式各樣的人形機器人,大部分產品定義偏向“通用”型,且技術重心更多聚焦在高動態場景的運動能力,但因為缺乏垂直場景數據支持和專用工藝模型的打磨,目前仍然以科研教育、商用導覽等用途為主,很難在工業場景完成閉環應用。
拓斯達專注在注塑領域深耕18年,同時布局了直角坐標機器人、多關節機器人、機器人控制器、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等產品矩陣,服務于3C電子、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半導體等多個領域的頭部客戶,積累了大量的機器人設計制造經驗和工業場景數據。
在本次人形機器人發布前,拓斯達團隊基于客戶真實應用場景和工藝需求進行了大量調研,產品經歷了從實驗室到注塑車間的“技術預研——數據采集訓練——實地部署”反復驗證,將應用工藝覆蓋了擺盤、分揀、檢測、搬運/上下料、螺絲鎖付、零件裝配、巡檢等50多種任務。
基于場景導向,拓斯達首款人形機器人采用高負載雙臂協同設計。研發團隊通過運動力學復合精密結構設計,以及特殊鎂鋁合金材料輕量化技術,解決了傳統機械臂在輕量化、高負載、高剛性難以平衡兼顧的挑戰,在單臂實現最大負載10kg的同時,將自重保持在15kg,手臂負載/自重比達到0.67,遠高于一般工業機器人的0.2~0.3水平。
針對許多工業場景的差異化需求,拓斯達采用模塊化設計理念,同步推出了人形整機、人形雙臂機器人、人形機械臂一系列解決方案,便于在產線中靈活協同部署,實現成本和效益的最大優化。
為了確保在多個場景執行工業級精度的作業任務,人形機器人“小拓”支持多種執行器方案,其五指靈巧手方案的指尖重復定位精度可達±0.2mm,抓握力度分辨力達到±0.05N,能夠識別到一片樹葉重量的力度變化,手掌上還搭載了17個觸覺傳感器,更好地實現高精度抓握和柔性力控。
同時“小拓”也支持更換3-5kg負載、50N夾持力的二指/三指電動夾爪,以及面向易碎物品、高潔凈場景物品抓取的仿生吸盤。
精細化操作能力,離不開一顆智能調度的中樞大腦,“小拓”搭載了VLA具身模型,可實現對復雜任務的自主推理與決策,算力最高可達到3352TOPS,在實際工業場景中具備模型微調能力,既支持云邊端協同分發調整,也支持端側直接部署調整。
攻堅技術壁壘
軟硬件一體化遷移迭代
英偉達“掌門人”黃仁勛認為,AI的終極形態是物理AI——即具身智能。高工機器人通過調研了解到,具身智能機器人的發展迭代,是軟硬件一體化能力的反復進化,是高性能機器人本體與AI智能決策-控制算法的高度契合。
拓斯達在2021年就開始切入人工智能領域,試圖打通IT與OT技術的邊界,用先進IT技術賦能機器人,成功實現了新一代X5智能機器人控制平臺的落地。
該平臺開放超500組底層接口,實時運動控制接口達到500Hz的超高頻率 ,實現多軸聯動的毫秒級響應,讓AI大模型實時推理與端到端的指令運行成為可能,已成為鏈接AI大模型和機器人本體運控的核心橋梁。
2025年4月,拓斯達成立具身智能相關子公司“矩陣智拓”,專注于機器人大小腦和具身智能的研究,開發行業專用模型,提升AI大模型在專用場景的感知、推理決策能力和機器人智能水平。當前拓斯達已同時具備“大小腦”協同優勢,在“專用工藝-數據采集-模型訓練-現場部署”上形成閉環。
在硬件層面,通過高性能伺服關鍵技術的研發,實現了近1000Hz速度環帶寬的技術突破,對多軸系統的響應速度進行反饋補償,完成高速、高精、同步的運動控制。在機械臂末端,拓斯達采取先進的抖動抑制控制技術,為人形機器人的手臂作業精度和平穩操作提供技術保障。
除了在零部件、手臂的單點技術突破,多機協同場景應用也成為創新突破點。在9·12全球開放日當天,拓斯達在其總部基地展示了人形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工作站等多機種協同作業能力,形成“專用+通用”雙軌方案,強勢切入泛自動化應用智能升級的千億級藍海。
生態協同從單點應用突破,到千行百業逐步滲透
拓斯達是國內少數具備構建“技術-制造-產品-場景”于一體的閉環生態能力的智能裝備企業,生態布局覆蓋了從機器人核心部件到整機集成,再到下游終端客戶應用的全鏈條。
比如在上游核心零部件領域,拓斯達通過自研五軸數控機床可以完成對人形機器人大腿、小腿、軀干、關節等部件的高精度切削,以生態協同布局降低供應鏈成本。
面向下游終端客戶,“小拓”在注塑行業率先應用,是拓斯達在人形機器人場景驗證的“試金石”,未來,依托于累計服務的15000家客戶資源,拓斯達有望攜手客戶聯合開發,將場景拓展至3C、汽車、醫療日化領域,加速人形機器人在多元場景中的規模化落地。
正是基于產業協同能力的深化和開放的合作心態,拓斯達正在持續拓寬“朋友圈”和具身智能產業生態。
在9月12日拓斯達全球開放日的現場,拓斯達與伯恩光學、英力電子科技、尼得科、多摩川、THK、奧比中光、粵港澳大灣區國創中心、華南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大學等產業鏈上下游及科研院所,一起組建了“拓斯達人形機器人生態創新聯盟”,將攜手發揮產業鏈協同創新能力,把前沿研發能力轉化為可落地的客戶服務能力,將產業鏈整合能力轉化為直擊制造業痛點的解決方案。
從為客戶價值創造出發,拓斯達正以一站式解決方案和海外本地化創新服務,持續踐行“讓工業制造更美好”的企業使命,讓客戶享受創新技術智能迭代的高效便利與附加價值。
未來,依托在機器人本體、伺服控制、機器視覺、數控機床等核心領域自主研發的實力,拓斯達將持續拓展具身智能產業鏈,不斷創新多機種協同作業的解決方案,加大國內前沿技術的推廣和海外服務能力,推動中國智能機器人走向更廣闊的國際舞臺。
中信銀行合肥分行成功舉辦“自貿全球 有信天下”企航自貿港中信銀行戰略客戶高端論壇2025-10-13 06:50
《羋月傳》點映 毛俊杰何杜娟成羋月護法【娛樂新聞】風尚中國網2025-10-13 06:18
吳京教兒子干杯 吳所謂翹蘭花指激萌【娛樂新聞】風尚中國網2025-10-13 06:14
蕭敬騰舉行新專輯聽歌會 31日正式發行【娛樂新聞】風尚中國網2025-10-13 05:44
和田玉古玉:千年文明的瑰寶,收藏界的“軟黃金” 收藏資訊2025-10-13 05:04
蕭敬騰舉行新專輯聽歌會 31日正式發行【娛樂新聞】風尚中國網2025-10-13 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