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君 街邊大排檔搖身一變商場“漂亮飯”內參君發現,“大排檔”這三個字眼在商場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了。過去,大家一提起大排檔,腦子里冒出的都是“臟亂差”的街邊攤??涩F在,它搖身一變
作者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君
街邊大排檔
搖身一變商場“漂亮飯”
內參君發現,漂亮飯“大排檔”這三個字眼在商場出現的街邊進商頻率越來越高了。過去,大排檔涌大家一提起大排檔,漂亮飯腦子里冒出的街邊進商都是“臟亂差”的街邊攤??涩F在,大排檔涌它搖身一變,漂亮飯成了商場里的街邊進商“香餑餑”。
8月份,大排檔涌歐記大排檔在北京大悅城開出首店。漂亮飯
這家主打江西景德菜的街邊進商連鎖品牌,早就被稱為贛菜大排檔的大排檔涌“頂流”。不管是漂亮飯在江西、上海,街邊進商還是大排檔涌深圳,都是妥妥的“排隊王”,憑借一口正宗贛味和熱鬧的市井氛圍,消費者排隊3小時打卡。
如今,來到朝陽大悅城的歐記大排檔,人氣依舊爆棚,排隊長龍不減。全透明廚房,盤盤猛火爆炒,裝修時尚又傳統,既保留了市井的煙火氣,又增添了一份精致感。
值得一提的是,歐記大排檔營業時間一直延續到凌晨兩點,它把“夜宵場景”作為核心賣點之一。對年輕消費者來說,既是餐廳,也是都市夜晚的“深夜食堂”。
不僅是歐記。大悅城里,還有一家名為“阿大排擋”的餐廳,同樣是其北京首店。
阿大排擋以上海本幫面為核心,結合弄堂小吃與現制澆頭,還原弄堂煙火氣。門店內,廚師現場翻炒鱔絲、腰花等食材,顧客能夠直觀地感受到食材的新鮮度與鍋氣。
過去,大排檔往往依賴街邊和社區,依靠低價、熱鬧和煙火氣來吸引顧客。如今,隨著消費者對就餐環境、食品安全和社交體驗的要求提升,街邊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年輕一代的需求。
品牌們看準了這個機會,把“大排檔”重新包裝:在產品上突出地方特色和多元組合,在空間上既保留“市井氛圍”,又通過裝修設計提升舒適度與視覺感。
商場,正好為它們提供了最理想的舞臺——既能保證穩定的人流,又能放大社交和聚客功能。
食悅廣冬·潮汕雞煲·大排檔,目前全國門店大約17家,其中,47%的門店是商場店。該品牌并沒有將門店定義成一個單純的雞煲店,而是做了多元組合,融合了潮汕的烤串,比如石蠟??敬?、熟腌以及廣式的啫啫煲、煲仔飯、蒸點、潮汕的梅汁水果等,做出了品牌差異化。
辣不慫·現炒川菜大排檔,主打“現炒、下飯、上菜快”,目前在全國大約有32家門店,其中90%都開在商場,幾乎把商場場景寫進了基因。
除了連鎖品牌,一些新興概念型大排檔也在快速試水。
比如上海排隊王“神更仔·潮汕魂大排檔”,將潮汕夜宵攤搬進市中心的煙火江湖,透明廚房里活蟹現撈現炒,辣油潑蟹的滋啦聲像放鞭炮。
汕頭排隊王“鮮物道·現貨火鍋大排檔”主打潮汕海鮮+平價小炒,門店面積500平方米,強調“一站式吃潮汕”,并且放大“鮮貨”概念,放話“全店無凍品,發現就免單”。
可見,“大排檔”正在快速完成一次身份轉型:從街邊巷尾走進了購物中心,成為年輕人爭相打卡的“漂亮飯”。
街邊大排檔升級
不只潮流,更是必然
從傳統街邊大排檔,到現在的商場大排檔,我們看到了以下趨勢。
其一,商場和品牌的雙向奔赴。
品牌選擇所到城市的商場開店,尤其是北上廣等城市,無疑是要利用商場傳播力迅速打響品牌知名度,再加上“首店”成了近年來頗具傳播力的代名詞,能夠幫助品牌迅速出圈,招攬客流。
而商場引進大排檔在于提升商場的人氣和消費活力。在大部分人的認知里,大排檔的價格親民且菜品多樣豐富,尤其是在餐飲需求旺盛的商場環境中,大排檔門店更加強調現炒現做,雖然從場景布局上看不如室外的社交氛圍強烈,但也因與新鮮現炒元素和顧客需求達成默契。
大排檔模式的門店引進來,優化了商場的餐飲業態結構,地方菜系+大排檔形式滿足了多樣化消費需求,而且相對來說大排檔經營模式比較靈活,品類從夜宵、家常菜、地方美食等豐富,像是廣東大排檔以海鮮為主,四川以麻辣小吃、川菜居多,滿足不同時段和不同消費場景的需求。
同時大排檔借助地域文化提升吸引力,通過門店裝修、場景布局等具備地域文化特色的個性化風格,增強在商場的辨識度。他們帶有極強的地域標簽,不僅能吸引本地消費者前來打卡體驗,也能夠讓外地游客提供特色體驗,讓在外游子感受久違的家鄉味,甚至海外特色餐飲風味。
由此來看,在商場里開大排檔,本質上是把傳統街邊的煙火氣和豐富性,同現代商場的舒適環境和標準化管理相互結合,所創造的一種全新的消費場景。
其二,品牌引進“大排檔”創新經營模式,營造品質性價比。
去年就有許多自助品牌爆改“大排檔”,尤其以自助烤肉、火鍋居多,比如姜胖胖首爾自助烤肉·生蠔小龍蝦大排檔,樸大金韓式烤肉大排檔,金寶飽延邊烤牛肉自助·小吃大排檔,明洞阿姨韓式醬蟹烤肉大排檔,喜三胖等都在品牌名中強調了“大排檔”的存在。
“自助+大排檔”一來從大眾視角看,烤肉自助+大排檔的形式新穎,從感知上大排檔自帶一種濃烈的煙火氣、強烈的社交感,尤其是激發年輕人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二來門店模式的創新在短期內一定程度上形成差異化,除了場景風格外,在產品上增加了許多特色小吃,豐富消費者的選擇,而且各類小吃的增加,容易給顧客飽腹感,從門店經營層面或許是在成本上有一定緩解。
以福州海鮮集市火鍋品牌“朱富貴火鍋”為例,人均100元左右,兼具集市和大排檔元素,門店風格以“排擋自選海鮮火鍋”為賣點,把傳統大排檔風格搬進商場,從門店選址看,朱富貴火鍋門店多傾向于選擇交通便利地段,且通過開大面積店面來聚客,比如福州東二環泰禾廣場旗艦店,占地面積近3000㎡,既有效控制運營成本,又能保證可觀的客流量,裝修上采用低成本的“大排檔風”,營造親民、接地氣的用餐氛圍。
這種創新背后是品質性價比的呈現,品質需要品牌提供,背后考驗的是企業供應鏈能力,而性價比也不等于卷低價,而是讓消費者門店在店里整個用餐過程感受超值,用人均100元感受110元的體驗,這個體驗是“值得的”,而這同樣來自品牌和門店的成功。只是需要品牌無論是從產品豐富度、門店場景還是服務體驗層面都需要做到更好,才能成為商場餐飲里的“新流量擔當”。
其三,品類發展的舞臺,容得下所有菜系。
過去提到大排檔,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海鮮大排檔、燒烤大排檔,夜里小龍蝦配啤酒,熱鬧又接地氣。可這兩年,情況不一樣了。各種品類紛紛搭上“大排檔”這塊金字招牌,讓大排檔有了更多新鮮玩法。
歐記大排檔靠著江西菜打出了圈,阿大排擋則用上海本地菜做出了特色,還有人把泰式、越南菜直接搬到大排檔的場景里,用異國風味與熱鬧氛圍相結合。近兩年,最火爆的要數潮汕大排檔——憑借潮汕菜系的豐富性,生腌、砂鍋粥、雞煲、鹵味小食一應俱全,幾乎成了各地年輕人社交夜宵的代名詞。
大排檔成了一個舞臺,誰都能上來演,關鍵在于怎么把菜系做得年輕化,能不能借這個場景把地域美食推向全國。
反預制+煙火氣+性價比
大排檔有多少贏面?
餐飲品牌的大排檔轉型符合消費趨勢。
隨著餐飲消費不斷升級,消費者既希望吃到大排檔的煙火氣味,又希望用餐環境干凈、舒適、體面。商場里的大排檔,往往更注重裝修設計和場景營造——霓虹燈、熱鬧的拼桌、開放式的檔口炒菜——這些元素重新詮釋了“大排檔”。
因此,餐飲品牌的大排檔化,本質上是對消費需求的正向回應。
然而,反過來看,大排檔的商場化、規模化也意味著某種“考驗”。
原本的大排檔講究現炒現吃、食材新鮮,往往是人氣與食物質量的雙重保證。但在連鎖化、標準化的運作下,不可避免地出現“預制化”的傾向。
不少消費者已經發出擔憂:“做了標準化,沒了煙火氣?!边@句話點中了要害:大排檔要在商場里贏下去,關鍵就在于能不能守住“新鮮”“鍋氣”的底線,保持那份真實的市井感和鍋氣。
此外,商圈租金高、人工成本上升,導致動輒就店面500平方米往上的大排檔,難以保持過去的超高性價比。如何在保證利潤的同時仍讓食客覺得“便宜好吃”,是核心挑戰。
換句話說,大排檔的贏面不只是靠“便宜”或者“環境”,而是要在舒適和標準化之上,還能留下那股子接地氣的“煙火味”。一旦失真,它就可能變成“形式化的漂亮飯”。
羅馬諾:奧納納將成為土超賽場頂薪球員,收入超過曼聯時期2025-10-13 00:43
溫布爾登藝術學院雕塑專業解讀!2025-10-12 23:35
美國電影學院申請要求全解析2025-10-12 23:25
AA建筑聯盟學院本科申請攻略!2025-10-12 23:04
想要家裝夠氣派那就要選對實木家具2025-10-12 22:17
國外動畫設計專業留學哪所院校比較好?2025-10-12 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