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吳蘊聰)如果把裝置設計放進南京城市的公共博物館,你期待它們改變什么?近日,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伽藍殿平臺上,一場聚焦“在地性”的參與式設計工作坊驚艷亮相。作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吳蘊聰)如果把裝置設計放進南京城市的南京公共博物館,你期待它們改變什么?大報達近日,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伽藍殿平臺上,恩寺一場聚焦“在地性”的遺址遺產參與式設計工作坊驚艷亮相。
作為“永不消失的探尋遺產”2025全球創客大賽的特別活動,此次參與式設計工作坊邀請了25位南京本地藝術設計師、文化文化工作者、新表攝影師及市民等嘉賓,南京與大賽導師、大報達選手齊聚一堂,恩寺開啟了一次關于“如何讓文化遺產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遺址遺產深度對話。
現場,探尋8支大賽入圍隊伍逐一在沙盤上展示其經過實地調研、文化專家講座、新表沉浸式創作等階段后初步完成的南京作品物理模型,并進行設計闡述。嘉賓則以“如何滿足不同年齡層客群使用需求”“裝置的日客流承載量是多少”“裝置使用覆蓋哪些語種”“如何考慮空間人流動線”“搖晃式裝置的安全性”等問題,直擊設計與公共需求的深層聯系,讓專業智慧與公眾需求在碰撞中融合,讓文化遺產成為公眾可介入、可塑造的活態存在。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在這場活動里,我感受到了文化的延續性與生生不息。”參與本次活動的博主Lumi說,“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聚集在這里,分享他們對南京文化遺產的理解以及對裝置落地的暢想。當地市民也參與進去,共同討論如何讓設計更‘接地氣’,如何共創文化遺產的未來?!?/p>
“在互動過程中,可以讓市民為博物館即將落地的裝置設施提供實用的建議與貢獻,帶動市民以‘主人翁’意識去參與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傳播。”大賽導師、來自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SEEVR實驗室的張巨表示,這種嘗試對文化傳承非常有意義,且在博物館領域具有革新性。
8月14日,“永不消失的遺產”大賽終審路演將在博物館舉行,揭曉最終優勝作品。
漢陰:姬松茸變廢為寶 撐起“致富傘”2025-10-12 17:16
《無主之城》今晚收官 劉奕君突破演繹獲喜愛好評2025-10-12 17:08
山東衛視《愛的味道》第三期將播:媽媽再婚了 我卻爽約了她的婚禮2025-10-12 16:20
《迷局破之深潛》正式開機 吳懿韜挑戰高難度反面角色2025-10-12 16:12
《羊蹄山之魂》銷量疲軟 索尼疑似撤下市場推廣、不想繼續虧錢2025-10-12 15:42
李澤《迷局破之深潛》開機 忠義“小刀”助破迷局2025-10-12 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