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光伏產業追求極致效率的道路上,BC電池因其正面無柵線、100%受光的特性,一直被行業公認為單結晶硅技術路線的終極形態。然而,自1975年首次被提出以來,BC技術因制造難度極高、成本居高不下,長
傳統BC技術路徑的局限性
過去,行業普遍采用的BC電池制備方法主要分為“一步法”。
一步法雖然在工藝流程上相對簡潔,通過在整面沉積基礎膜層后局部覆蓋摻雜源實現P、N區制備,卻無法回避一個根本性問題:P型區和N型區對隧穿層厚度、質量及摻雜工藝的要求截然不同。“一刀切”的工藝策略導致兩者鈍化接觸性能只能相互妥協,無法同時達到最優,嚴重制約了電池最終效率。
同時其需依賴外源性掩膜(如SiNx、SiCx等),不僅大幅拉長了工序流程,更在掩膜沉積與清洗步驟中引入顯著污染,導致量產良率低、能耗高、成本居高不下。此外,傳統圖形化工藝依賴刻蝕漿料開孔,不僅耗材成本高昂,還進一步增加了污染源,成為制約BC技術產業化的一大障礙。
愛旭ABC分置法:以顛覆式創新實現三大突破
針對行業共同面臨的技術痛點,愛旭跳出原有技術框架,在全球范圍內首次提出并實現了“分置法”,涵蓋以下幾項核心突破:
1. P區與N區工藝完全分置,實現鈍化接觸性能最優化
愛旭將P區與N區隧穿氧化層和多晶硅層的制備過程徹底分離,不僅避免了傳統一步法中P區高溫工藝對N區性能的負面影響,更通過對不同區域進行獨立、精準的工藝定制,使P、N區鈍化接觸性能均達到理論最佳值。
2. 以BSG/PSG為自生成掩膜,徹底告別外源性污染
創新性地利用硼、磷擴散高溫過程中自然形成的BSG(硼硅玻璃)和PSG(磷硅玻璃)層作為圖形化掩膜,既杜絕了外源性掩膜及清洗過程中的污染源引入,又大幅降低了物料成本,更將分置法的工藝流程縮短至與一步法相當的水平。
3. 激光圖形化替代刻蝕漿料,實現清潔、低耗圖形開孔
通過激光圖形化技術取代傳統刻蝕漿料,既避免了化學刻蝕帶來的污染,也顯著降低了耗材成本。結合首創的臭氧水清洗工藝替代高成本RCA清洗,在提升清洗穩定性的同時實現槽液壽命超過24小時,進一步保障了量產可持續性。
量產成效顯著,效率、成本雙重提升
2023年該技術投入規模化生產,愛旭ABC電池量產效率突破27%,當年組件量產效率突破23.6%,創造了全球可商業化組件效率紀錄,并將效率紀錄值提升0.8%,一舉將BC技術與非BC技術之間的效率優勢從0.15%拉大至0.9%,確立了BC在高效電池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
目前,ABC組件已連續30個月蟬聯TaiyangNews全球組件量產效率榜首,組件量產效率提升至24.4%,充分驗證了ABC技術在規模商業化應用上的優勢。
更值得注意的是,憑借工藝步驟的縮減、化學品消耗的降低以及無銀金屬化等配套技術的成熟,ABC電池的制造成本大幅下降,推動BC技術從小眾的MW級應用躍升為10GW級別的大規模量產方案,真正展現出在主流市場上的競爭力。
重塑BC技術范式,引領光伏效率革命
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光伏專委會秘書長呂芳曾以一句充滿詩意的感慨,道出行業對BC技術的堅定信念:“自從一見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自BC電池概念問世以來,其正面無柵線、全背電極的純粹結構與近乎理想的光電特性,便讓整個光伏行業看到了晶硅技術所能企及的終極可能。盡管產業化道路曲折漫長,但那一瞥“桃花”之明艷,早已種下整個行業不曾動搖的期待——BC,理應就是未來。
愛旭ABC分置法不僅是一項工藝創新,更是一次對BC電池技術范式的根本性重塑。它從根本意義上解決了BC電池自提出以來近五十年未能突破的“質產不兼容”難題,使得這一曾經只存在于實驗室中的“理想技術”真正走向產業化的舞臺中央。這一顛覆式創新,極大提升了人類對太陽能的轉換與利用能力,使得光電轉換效率邁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不僅僅屬于光伏制造業的成功,更代表中國科技力量在全球能源轉型中發出的強音——我們正以顛覆式創新,加速推動人類文明走向零碳新時代。
300平大平層裝修實圖2025-10-12 18:13
眼睛出現2種異樣,暗示身體已被癌細胞入侵?聽聽醫生如何分析2025-10-12 17:39
6種人的脾胃易“打架”,脾胃不好的信號,教你如何接收2025-10-12 16:25
坂本龍一確診直腸癌:排便時3個異常反復出現,或是腸癌“警報”2025-10-12 16:22
2024的第一份家裝指南,霍爾茨攜全新花色刷新家居無限可能2025-10-12 16:02
臘八遇上大寒,咳嗽總是不斷?醫生支招:做好3件事,喉嚨不發干2025-10-12 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