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消費者報北京訊記者任震宇)在當下結婚率持續走低的背景下,婚戀服務行業原本承載著幫助青年群體拓寬社交渠道、緩解婚戀焦慮、促進家庭形成等功能。然而,從全國消協組織今年接收到消費者的投訴來看,婚戀服務糾
中國消費者報北京訊(記者任震宇)在當下結婚率持續走低的中消背景下,婚戀服務行業原本承載著幫助青年群體拓寬社交渠道、協婚緩解婚戀焦慮、戀服促進家庭形成等功能。不為情然而,應淪從全國消協組織今年接收到消費者的感消投訴來看,婚戀服務糾紛呈上升趨勢,費陷一些婚介機構將婚戀服務變成了“情感消費陷阱”,中消使本該幫助青年群體走向婚姻的協婚行業背離了初衷。9月12日,戀服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觀點:婚戀服務不應淪為“情感消費陷阱”。不為情
中消協表示,應淪婚戀市場亂象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感消營銷行為不規范,比如用“包成功”“后期由男方付款”等缺乏依據的費陷宣傳噱頭誘導消費者沖動簽約;二是服務縮水、貨不對板,中消承諾的推薦對象、見面次數往往大打折扣;三是退款難、違約金高,機構通過不公平格式條款收取高額違約金或拒絕退款。消費者的失望不僅體現在金錢損失,更在于對婚戀服務行業的信任流失。
中消協認為,結婚率下降與婚戀觀念變化、經濟壓力、年輕人社交圈縮小等多重因素有關。婚戀服務機構本可在其中發揮積極作用,為年輕人創造更多真實、有效的交友機會,緩解他們在擇偶過程中的無力感。但如果行業充斥虛假和欺詐,反而會讓消費者更加對婚戀服務敬而遠之,甚至對婚姻本身產生排斥感。這不僅不利于個體幸福感的提升,也與全社會鼓勵婚育、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的目標背道而馳。
中消協表示,婚戀服務行業應當走上規范化軌道。建議有關部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細化相關標準,將服務頻次、信息真實性、合同退費機制等納入監管;同時推動建立行業信用評價和黑名單制度,讓違規機構和從業者寸步難行。對于消費者而言,保持理性和謹慎同樣關鍵。面對宣傳噱頭,要敢于追問承諾依據,切勿相信口頭承諾;簽約前,要仔細審閱合同細節,避免落入“霸王條款”;在遇到侵權時,要勇于向消協組織、監管部門投訴舉報,必要時通過司法手段維護自身權益。
中消協還表示,婚戀服務不應是收割情感的“圈套”,而應是連接幸福、促進社會良性發展的助力。只有行業誠信、監管有力、消費者理性三方合力,婚戀服務才能真正發揮積極作用,為提升婚育率和社會和諧注入正能量。
責任編輯:游婕
曼聯恥辱夜后,阿莫林一句話點燃辭職猜測:帥位還能保住嗎?2025-10-08 06:08
巴特:希望曼聯不要在謝什科身上犯和在霍伊倫身上一樣的錯誤2025-10-08 05:56
羅馬諾:曼聯想要引進的中場球員是巴萊巴;加納喬祝B費生日快樂:謝謝你為我做的一切2025-10-08 05:13
如何收購熱刺?TA:大約需30億英鎊,流程多久是未知數2025-10-08 04:57
天空:利物浦在與水晶宮談喬2025-10-08 04:18
姆伯莫:我喜歡動腦子去做事,希望職業生涯中能實現很多目標2025-10-08 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