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年來,合肥市經開區聚焦居民“急難愁盼”,不斷優化民生服務,探索解決居民居家康養、社區就餐、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末端堵點”,讓城市更溫暖。早上8:30剛上班,臨湖社區服務中心臥云社區網格長小胡已挎著記錄
多年來,合肥合肥市經開區聚焦居民“急難愁盼”,經開不斷優化民生服務,區服千探索解決居民居家康養、溫暖社區就餐、座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合肥“末端堵點”,讓城市更溫暖。經開
早上8:30剛上班,區服千臨湖社區服務中心臥云社區網格長小胡已挎著記錄本走出單元樓,溫暖她看了看三樓方奶奶家的座城窗戶,轉身走向水表箱——指針停在“368.5”的合肥位置,與昨天傍晚記錄的經開數字分毫不差。“方奶奶平時這個點該燒早飯了,區服千得趕緊上去看看。溫暖”小胡快步上樓,座城敲開房門發現老人身體不適,她立刻聯系社區醫生上門。這樣的水表記錄,是臥云社區為獨居老人織就的“安全網”。社區里80歲以上獨居老人有13位,日常安危成了揪心事。社區黨員志愿者分片包戶,把13塊水表的位置、老人用水習慣都記在本子上。通過水表異常共發現老人意外情況8起,成了老人們嘴上離不了的守護。這手抄的數字里,藏著社區最實在的牽掛。
守護城市日常,成了志愿者們最平常的職責。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熙熙攘攘的門診大廳里,那一抹亮麗的“志愿紅”總能讓人心頭一暖。該區芙蓉社區服務中心的“醫路有你”志愿服務隊用她們的熱情和專業將溫暖送達。“如何快速找到科室、少跑冤枉路”是許多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最頭疼的“小事”。“醫路有你”的志愿者們化身“行走的導診臺”,經過醫院培訓,對科室分布、掛號繳費流程、手機預約、醫保政策等了然于胸。對社區內的特殊困難群體而言,“看病難”更是心頭大事。84歲的張大爺腿腳不便,“醫路有你”為他提供了一對一陪診服務。從家門口出發,志愿者小李就推著輪椅全程陪伴張大爺:協助掛號、繳費、推著他穿梭于各個檢查室、排隊取藥,甚至細心記錄醫囑。
快速城市化中的民生服務,是掛在合肥經開區高劉街道黨委、辦事處心頭的“大事”。
2022年9月,面對孤寡老人、殘障人士“看病難、出行難”的困境,“志愿100”公益車隊隊長王超與21名黨員、熱心居民組建起公益車隊,用私家車搭建起“移動生命線”,定期接送尿毒癥患者透析,抑或深夜護送突發高燒的老人轉院。車隊創新“預約+應急”雙模式,讓“困難不無助”成為居民的底氣。獨居老人手機里的“3號鍵”直連志愿者,成為24小時不斷線的“生命熱線”。車隊先后榮獲合肥市微公益創投三等獎、經開區“優秀志愿服務項目”等榮譽。
居民細小事,就是大民生。合肥經開區從居民最關心、最需要的末端小事做起,讓轄區居民享受到更多便利和溫暖,共享城市發展成果,幸福感更實在。(郜征 李長龍)
RIP! 春烏拉拉最后一篇日記記載了對粉絲的感謝2025-10-11 11:09
《奔跑吧》鄭愷被評No Fashion?“時尚小獵豹”用好品味為自己正名2025-10-11 11:05
岳云鵬《未知的餐桌》自曝怕導演 義氣路人幫“出氣”2025-10-11 10:34
《如懿傳》被低估的,不止是劇情,還有這美如畫的服化道2025-10-11 10:04
教師資格筆試成績9日揭曉 面試將于2022年1月8日至9日舉行2025-10-11 09:28
歐陽娜娜成lena品牌首位代言人,NA式潮品打造百變造型2025-10-11 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