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剛剛結束的暑假,阜城四大場館——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大劇院人氣火爆,眾多市民和外地游客前來閱讀、觀展、體驗、看劇,了解阜陽歷史文化,拓寬視野,增長見識。圖書館:單日進館讀者最高達9000多人次記者
剛剛結束的館暑假,阜城四大場館——圖書館、余文化博物館、人次科技館、下品大劇院人氣火爆,大餐眾多市民和外地游客前來閱讀、館觀展、余文化體驗、人次看劇,下品了解阜陽歷史文化,大餐拓寬視野,館增長見識。余文化
圖書館:單日進館讀者最高達9000多人次
記者從市圖書館了解到,人次7月1日至8月31日,下品進館讀者共計35.76萬人次,大餐借閱總量16.57萬冊次。其中,單日進館讀者最高達9000多人次。
“暑期剛開始,每天早上就有不少讀者在東門口排起長隊等待進館。”市圖書館成人區工作組組長尚宇告訴記者,每天上午,三層、四層環廊座位全被坐滿,以大學生、中學生居多。每天下午,這里則成了少年兒童的天下,二層少兒區最受歡迎。
人流量增加,工作人員整理圖書的頻次也明顯增多。少兒區借書、還書量比暑假前成倍增長。為此,市圖書館不僅增加了值班人員,還充分調動志愿者積極性,保證館內閱讀環境文明有序。
同時,館內開展一系列暑期特色活動,最受歡迎的莫過于“暑”有所學青少年公益培訓活動及傳統文化公益培訓活動。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在“語言之美”第四課上,主講老師指導數十名孩童賞析杜甫的詩歌《春望》。在“繪畫之美”課堂上,主講老師冉黎娜帶領小讀者在三樓連環畫區尋找相關圖書作為參考素材,講解水墨畫基本構圖技巧,讓孩子們感受繪畫樂趣。
“‘暑’有所學青少年公益培訓活動豐富了青少年讀者的暑期生活,也是貫徹落實文化惠民政策的具體舉措。”市圖書館運營負責人張潁告訴記者,該項活動的參與人數超過1500人。
此外,市圖書館還開展了“大暑”“七夕”等傳統節氣、節日主題活動,以及多場其他主題講座,為讀者搭建溝通交流平臺,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
博物館:8月份參觀人次成倍增長
今年暑期,市博物館參觀客流量達25.26萬人次,其中,7月份客流為7.23萬人次、8月份客流為18.03萬人次。8月份參觀人次成倍增長,離不開市博物館開啟的便民服務模式。
7月20日,市博物館全面取消線上預約制,觀眾可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直接到館,即來即參觀。此舉通過網絡等方式剛一發布,就獲得廣大市民點贊。
開學前夕,市民李女士帶著孩子再次走進市博物館。“現在不用預約,有空就來看看,很方便。”她告訴記者,市博物館里既涼快又能學到歷史文化知識,她常帶孩子參觀。
市博物館還在互動觀展、教育活動上下功夫,為觀眾提供更好的體驗。一場以“魚化龍金石傳拓,非遺帶回家”為主題的特色活動,讓游客對金石傳拓技藝有了更多認識和了解;拿出手機拍攝自己喜愛的文物,在“文物之美光影之間——文物攝影大賽”中進行比拼;通過妙趣橫生的“拼貼詩”活動,在博物館找到“詩和遠方”……
暑期,外地游客劉女士和朋友一起到市博物館參觀。“雖然人比較多,但排隊入場時很有序,安檢很快,參觀過程中還有很多引導員、志愿者為我們解答疑問、提供幫助。”她說,市博物館的志愿服務很好,小志愿者的講解也十分有趣,讓他們對阜陽有了更深的了解。
市博物館有關負責人介紹,將繼續以公眾需求為導向,推動智能化管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科技館:暑期接待觀眾近10萬人次
7月1日至8月31日,市科技館人流量比暑假前明顯增加,接待觀眾近10萬人次,累計開展各類科普特色活動300余場。
在市科技館特別開設的“創客空間”課程中,孩子們與機器人實現“雙向奔赴”。科普老師精心設計的編程與互動創意設計營、激光寶盒創造營、元宇宙創造編程營等課程,讓他們體驗到元宇宙的無限可能。
“我們還推出了‘小智慧的大制作’課程,圍繞科學探索五大主題——你好奇未知科學嗎、放大法、轉換法、控制變量法、對比法,通過動手實驗,引導孩子們了解科學原理,培養孩子們的科學思維,讓孩子們在好奇與探索中逐漸揭開科學的神秘面紗。”市科技館講解員張夢潔說。
“市科技館的活動特別豐富,每次來都能體驗到新東西,孩子也很感興趣。”市民李靜宜告訴記者,暑期里她常帶7歲的兒子到市科技館參加活動,激發孩子對科學世界的向往。
暑期,市科技館還有一群小志愿者參與服務。玩轉科學課程中的火箭發射器、鹽水風扇……在一個個科學體驗項目中,小志愿者與同齡小朋友一起在動手制作與操作中體驗科學的奇妙,了解背后的科學原理。
市科技館館長王艷說,市科技館還特別邀請了眼科專家開展近視防控科普講座并進行視力篩查活動,攜手共青團阜陽市委、安徽少年博覽雜志社共同開展國防教育知識科普活動等,讓很多青少年受益。
大劇院:精彩演出吸引觀眾約3.3萬人次
7月1日,阜陽大劇院2024年暑期演出季正式開啟,為觀眾帶來豐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演出。
“孔子是誰?”“孔子長什么樣?”“原來孔子也有自己的難處呀!”……暑期,不少市民走進阜陽大劇院觀看舞臺劇《孔子》。臺上身著古裝的“孔子”在追求自己夢想的過程中,經歷種種磨難,但他用堅韌去應對、用智慧去克服,成長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舞臺劇《孔子》中有詩詞、禮儀、音樂等大量傳統文化元素,欣賞劇情的同時,不僅能了解孔子的經歷、思想,還能深入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前,我們都是從書本、電視、網絡上了解孔子,現在能夠通過這種現場觀看演出的方式了解孔子,讓少年兒童從孔子身上獲得知識、汲取力量,效果更加直觀。”帶孩子觀看演出的陳先生說,藝術化表現形式更容易讓孩子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熏陶。
“暑期我們推出了話劇、戲曲、音樂會、兒童劇等多種演出活動,邀請優秀文藝院團及實力演員參與演出,確保演出的高水準和專業性,為不同年齡和興趣的觀眾提供豐富的文化體驗。”阜陽大劇院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暑期阜陽大劇院共接待觀眾約3.3萬人次,舉辦演出、市民開放日等各類活動31場。(記者 王雪潔 實習生 趙冉/文 全媒體記者 龐誠/攝)
時隔一年 辛杜再次闖入決賽2025-10-14 00:58
時尚名品服裝店(時尚服裝城)2025-10-14 00:40
南航國際化轉型再發力2025-10-14 00:38
咖喱粉食品生產加工廢水處理設備2025-10-13 23:17
趙心童、肖國棟晉級2025斯諾克英國公開賽32強2025-10-13 22:51
飛行戰斗模擬《Aces of Thunder》將于9月2日推出2025-10-13 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