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中國的癌癥患者來說,可悲的不是患癌本身,而是被各種中國式癌癥觀念束縛!提到癌癥,我們都知道它是惡性病、死亡率高,但對沒有學過醫療的人來說,很少有人真的去深究癌癥本質、治療等方面。因此,大家極容易將癌
對中國的發現癌癥患者來說,可悲的癌癥不是患癌本身,而是后患話被各種中國式癌癥觀念束縛!提到癌癥,療身我們都知道它是體變惡性病、死亡率高,差醫出實但對沒有學過醫療的生說人來說,很少有人真的發現去深究癌癥本質、治療等方面。癌癥
因此,后患話大家極容易將癌癥的療身種種表象和死亡套上因果關系,出現錯誤、體變妖魔化的差醫出實認知,甚至是生說將患者的死亡怪罪到治療、知曉病情之上。發現的確,臨床有很多癌癥患者在確診之前,看起來和正常人沒有什么區別,只不過是近期才出現了不適、難以忍受時就診檢查,最終被診斷為癌癥。而在知曉病情、開始治療后沒多久,患者就因癌死亡了。
所以,這些表現結合在一起,就好像是癌癥患者被疾病嚇死、治療死亡的。然而,事實真的就是這樣嗎?錯!
其實,造成癌癥患者確診后很快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以下幾個:
1、確診就是晚期
我們日常所指的“癌癥”,基本都是起源于上皮組織的癌變。而整個癌癥發展的階段,在臨床上有不同的病理分期,也就是大家俗稱的早期、中期和晚期。要知道,癌癥之所以可以發展成腫瘤,是因為體內細胞出現了變異,這些變異的細胞被稱為“癌細胞”。它們脫離了正常的細胞調控機制,具有無限分裂、增殖的能力。
而且,癌細胞還有浸潤、轉移等特點。如果僅僅只是在原位癌早期、局部浸潤期發現癌變,患者通過手術將癌腫去除,配合后續放化療控制病情發展,生存期會有明顯延長,甚至是可以達到臨床治愈標準!
但遺憾的是,癌癥早期多沒有典型的癥狀表現,而且受到我國癌癥和防癌篩查普及不到位、金錢因素、患者抱有僥幸心理等多方面影響,我國每年新確診的近400萬患者中,超過2/3以上都已經走到了中晚期階段,此時的癌細胞已經出現了廣泛浸潤和轉移!
患者有典型癥狀時,器官傷害和壓迫已經形成,癌細胞開始隨著淋巴系統、血循環系統向著周圍和遠處器官游走,病情控制難度相當之大。晚期后的癌變,幾個月之內患者病情發展、惡化、并發癥爆發、死亡,都是臨床已經預見的結果。治療或不治療,都很難改變。
2、比癌癥晚期更可怕的是,癌癥惡性程度高、沒有特殊治療辦法!
上文中提到了,癌癥在臨床上有不同的病理分期,其實不單單如此,癌癥也有不同的病理類型。就算是出現在同一器官上的癌變,病理類型也不盡相同。有部分癌癥的惡性程度本身就非常高,比如低分化、未分化的癌變,它們發展速度非常快,病發后往往難以控制,即便是早期開始治療,復發率、轉移率也相當之高,比如小細胞肺癌、甲狀腺未分化癌等,都是典型的惡性程度高的類型;
除此外,部分癌癥不僅惡性程度非常高,在臨床也沒有相對好的治療辦法。比如我國死亡率最高的胰腺癌,它的手術難度相當大,即便是患者確診后尚有手術機會,也可能會在手術過程中因失敗、并發癥死亡。而就算是手術成功,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也不過是十幾個月而已!
當然,除了兩個因素之外,“過度醫療”的問題也值得重視和思考。對于已經發展到晚期、終末期后的癌變來說,很多患者和家屬為了能延長患者生命、減輕痛苦,都在苦苦哀求、要求醫生給患者進行治療。但是,患者的身體已經無法承受手術,甚至是無法接受放化療所產生的副作用,過度醫療只會加重患者痛苦,甚至是讓死亡加速到來。
所以,大家應正確、理性的看待癌癥和死亡之間的關系,患者死亡與自身知曉病情、治療其實并沒有直接關聯。相反的,越早開始治療、積極控制病情發展,反而是延長了患者生命、增加了治愈的希望。而如果病情已經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臨終關懷或許才是正確的選擇,這起碼能讓患者減輕痛苦、走的更有尊嚴。
中信銀行合肥分行榮獲2024年安徽省銀行機構外匯業務知識技能競賽團體第二名2025-10-11 15:14
薪火相傳 助力青年成長 :西安區域管制中心三室召開“冬日暖心”交流會2025-10-11 14:55
總投資100億元 青島這一超薄電子玻璃生產及深加工項目計劃年底試產,企業新聞2025-10-11 13:47
空管知識進校園 共同點亮童心夢—華北空管局通信網絡中心團委組織開展空管知識進校園活動2025-10-11 13:28
增設抽檢室等 廈門萬壽北市場下月將更“智慧”2025-10-11 13:03
春日打卡!美人梅、郁金香、18個小島組成的巨幅花田……金山這個生態園開啟視覺盛宴2025-10-11 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