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地震前生物的前兆多動物的某些器官感覺特別靈敏,它能比人類提前知道一些災害事件的發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預報風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礦井崩塌或有害氣體的侵入,狗會狂叫不止等等。至于在視覺、聽覺、觸覺、振動
一、地震的正對地地震前生物的產生前兆
多動物的某些器官感覺特別靈敏,它能比人類提前知道一些災害事件的確面發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預報風暴,地震的正對地老鼠能事先躲避礦井崩塌或有害氣體的產生侵入,狗會狂叫不止等等。確面至于在視覺、地震的正對地聽覺、產生觸覺、確面振動覺、地震的正對地平衡覺器官中,產生哪些起了主要作用,確面哪些又起了輔助判斷作用,地震的正對地對不同的產生動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隨地震而產生的確面物理、化學變化(振動、電、磁、氣象、水氡含量異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動物的某種感覺器官受到刺激而發生異常的反應。
如一個地區的重力發生變異,某些動物可能能通過它的平衡器官感覺到;一種振動異常,某些動物的聽覺器官也許能夠察覺出來。地震前地下巖層早已在逐日緩慢活動,呈現出蠕動狀態,而斷層面之間又具有強大的摩擦力,于是有人認為在摩擦的斷層面上會產生一種每秒鐘僅幾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聽覺所能感覺到的低頻聲波。人只能感覺得到每秒20次以上的聲波,而動物則不然。那些感覺十分靈敏的動物,在感觸到這種聲波時,便會驚恐萬分、狂躁不安,以致出現冬蛇出洞,魚躍水面,豬牛跳圈,在淺海處見到深水魚或陌生魚群。雞飛狗跳等異常現象。動物異常的種類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動物、冬眠動物、魚類等等。
地震前動物反應以及動物的異常表現:
牛、馬、驢、騾:驚慌不安、不進廄[jiù]、不進食、亂鬧亂叫、打群架、掙斷韁繩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驚跑。
豬、羊:不進圈、不吃食、亂叫亂鬧、拱圈、越圈外逃。
狗:狂吠不休、哭泣、嗅地扒地、咬人、亂跑亂鬧、叼著狗崽搬家、警犬不聽指令。
貓:驚慌不安、叼著貓崽搬家上樹。
兔:不吃草、在窩內亂鬧亂叫、驚逃出窩。
鴨、鵝:白天不下水、晚上不進架、不吃食、緊跟主人、驚叫、高飛。
雞:不進架、撞架、在架內鬧、上樹。
鴿:不進巢、棲于屋外、突然驚起傾巢而飛。
鼠: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發呆、不怕人、驚恐亂竄、叼著小鼠搬家。
蛇:冬眠蛇出洞在雪地里凍僵、凍死、數量增加、集聚一團。
魚: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養的魚亂跳、頭尾碰出血、跳出缸外、發出叫聲、呆滯、死亡。
蟾蜍(癩蛤蟆):成群出洞。地震前兆
古語動物反常的情形,也有幾句順口溜:
震前動物有預兆,密切監視最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廄,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著小鼠跑。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躍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家家戶戶都觀察,發現異常快報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異常反應,如不適季節的發芽、開花、結果或大面積枯萎與異常繁茂等。
地震諺語20首:
1.響聲一報告,地震就來到。
2.大震聲發沉,小震聲發尖。
3. 響得長,在遠程;響得短,離不遠。
4. 先聽響,后地動,聽到響聲快行動。
5. 上下顛一顛,來回晃半天。
6. 離得近,上下蹦;離得遠,左右擺。
7. 上下顛,在眼前;晃來晃去在天邊。
8.房子東西擺,地震東西來;要是南北擺,它就南北來。
9.噴沙冒水沿條道,地下正是故河道。
10.冒水噴沙哪最多?澇洼堿地不用說。
11. 豆腐一擠,出水出渣;地震一鬧,噴水噴沙。
12. 洼地重,平地輕;沙地重,土地輕。
13. 磚包土坯墻,抗震最不強。
14. 酥在顛勁上,倒在晃勁上。
15. 女兒墻,房檐圍,地震一來最倒霉。
16. 地基牢一點,離河遠一點;墻壁好一點,連結緊一點;房子矮一點,房頂輕一點;布局合理點,樣子簡單點。要想再好點,互相多學點。
17. 地震鬧,雨常到,不是霪來就是暴。
18. 陰歷十五搭初一,家里做活多注意。
19. 井水是個寶,前兆來得早。
20. 地下水,有前兆:不是漲,就是落;甜變苦,苦變甜;又發渾,又翻沙。見到了,要報告。為什么?鬧預報。
二、地震逃生的自救知識是什么
在地震來臨的時候我們應該要選擇躲在課桌低下或者跑到空曠的地方,并且我們要避免慌張向戶外跑,保持冷靜的頭腦才是我們逃生地震的主要方法,希望大家可以有序的逃生。
1.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動時間約為1分鐘左右。這是首先應顧及的是您自己與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緊緊抓牢桌子腿。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也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
2.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
大地震時,也會有不能依賴消防車來滅火的情形。因此,我們每個人關火、滅火的這種努力,是能否將地震災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從平時就養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關火的習慣吧。為了不使火災釀成大禍,家里人自不用說,左鄰右舍之間互相幫助,厲行早期滅火是極為重要的。
3.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
地震發生后,慌慌張張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頂上的磚瓦、廣告牌等掉下來砸在身上,是很危險的。此外,水泥預制板墻、自動售貨機等也有倒塌的危險,不要靠近這些物體。
4.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鋼筋水泥結構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動會造成門窗錯位,打不開門,曾經發生有人被封閉在屋子里的事例。請將門打開,確保出口。平時要事先想好萬一被關在屋子里,如何逃脫的方法,準備好梯子、繩索等。
三、地震后我們怎么正確看待
從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到最近的康定地震,近年來,我國確實已經遭遇了好多場地震帶來的傷害。而一說到地震,人們心中都存在著恐慌的情緒,一旦發生地震,甚至手忙腳亂,無從抗拒。其實,當面臨地震災難的時候,我們更應該注重自身的心理安撫,從容應對地震人類是在災難中生存和發展起來的。面對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突發事件,抱怨憤怒無濟于事,也于事無補。這時若能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理性的反應,就能積極應對突發事件,減少傷亡和損失。地震心理學上有一個“12秒自救機會”,即地震發生后,若能鎮定自若地在12秒內迅速躲避到安全處,就能給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機會。否則,兇多吉少。日本曾有統計,發生地震時被落下物砸死的人,超過被壓死的人,可見冷靜和好心態就是逃生力和減災力。保持良好心態,往往能規避突發事件所帶來的災害。人在遭遇突發事件時,不同的人心理反應是不一樣的,心理素質較好者,也會感到緊張害怕,但大腦清醒,肌肉有力,反應敏捷,行動有力;心理素質不好者,如平素膽小怕事者,見災難臨頭會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不知趕快逃離,最終遭致危險。盡管每一個人面對恐慌、災難、死亡等危險,都會感到擔心、害怕,這是人之常情,也是心理表現的應有之義。但是,除了這些“應有之義”之外,人們更應該表現出堅強的一面,害怕不是辦法,擔心無濟于事,既來之,則安之,坦然面對,設法解決,這才是成熟心理的凸顯。
人對突發事件的反應方式,既與個體特征有關,也與訓練有關,平素加強人們對突發事件的應付能力的訓練,特別是對心理素質較差的個體進行這種訓練,是非常有益的。
如日本的抗震防震教育是從娃娃抓起的,每年的9月1日還是全國的防災日,都要組織大規模的防災演習。而我們安全預防教育則相對匱乏,比如許多高層建筑職員不掌握自救知識,沒經過逃生演練,由于無知而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其實,高層建筑的抗震性能肯定優于普通建筑,并且設有若干應急樓層,知道這些,自然就能冷靜應對了。
發生地震后,可能很多人內心都會存在抱怨的心理,抱怨的同時又在恐慌。甚至有的震區的人,對于高層的建筑物、電梯等,都心有余悸。其實,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多對自己進行情緒上的安撫,學習面對災難的危機處理,才能增強對于地震等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四、地震前氣象有哪些異常
人們常形容地震預報科技人員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這的確有道理。地震之前,氣象也常常出現反常。主要有震前悶熱,人焦灼煩躁,久旱不雨或陰雨綿綿,黃霧四散,日光晦暗,怪風狂起,六月冰雹(飛雪)等等。
如:地震前兆
射線云:浮云在天空會呈極長的射線狀,射線中心指向的位置就是中心地震的位置,這樣的射線云很容易被人們觀察到。
地震云:地震云是非氣象學中云體分類的一種預示地震的云體,在地震發生前云體的顏色為:白色、灰色、橙色或者橘紅色。地震云的特點:大風不易改變其形態,天空和云有明顯的分界線,多出現波狀。
地震云的形成有兩種說法:
熱量學說:地震即將發生時,因地熱聚集于地震帶,或因地震帶巖石受強烈引力作用發生激烈摩擦而產生大量的熱量,這些熱量從地表面溢出,使空氣增溫產生上升氣流,這氣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發生所在地。
電磁學說:地震前巖石在地應力作用下出現“壓磁效應”,從而引起地磁場局部變化;地應力使巖石被壓縮或拉伸,引起電阻率的變化,使電磁場有相應的局部變化。由于電磁波影響到高空電離層而出現了電離層電漿濃度銳減的情況,從而使水汽和塵埃非自由的有序排列從而形成了地震云。
地震云詳細形態簡易分析:
如果地震云的長度很長,則距離發生地震的時間就越近;如果地震云的顏色看上去很深,則所對應的地震的深度就很深;如果地震云持續的時間很長,則所對應的震中就越近;如果地震云的顏色為灰色,則說明地震很嚴重。
大旱
縱觀歷史上我國發生的大旱和大地震,就會發現他們是相伴相隨的。從公元前231年(秦始皇十六年)至公元1971年,大旱在這2202年間,華北及渤海地區共發生6.0級以上大地震69次,其中除1337年9月8日河北懷來6.5級地震,震前二年大饑,災因不詳及1368年7月8日山西徐溝6級地震,震前一年大風雹外,67次地震都是旱震震例。其中,震前一年大旱者為27次,震前二年大旱者為15次,震前三年大旱者為16次,震前三年半大旱者為9次。總之震前一至三年半時間內大旱為67次,占地震總次數的97.1%。
究其原因有3個方面:
1)通常即將發生地震的區域,地殼活動加劇,釋放大量的熱量,加快區域水分蒸發,高空極易形成局地高壓控制,從而造成久旱無雨。這就是構造干旱。
2)或者是由于氣候異常造成久旱無雨。這是氣象干旱。
3)當構造干旱、氣象干旱發生時,會造成土壤圈層干旱,改變處于臨界平衡的地殼應力場,誘發大地震發生。這也是修建大型水庫改變地應力場,誘發地震的原因。
2024環漳河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十月開賽 大賽招商火爆 各大品牌紛紛前來洽談2025-10-12 15:38
新手怎么學電腦筆記本電腦2025-10-12 15:22
抖音官網入口電腦版i問財電腦版2025-10-12 14:31
臺式電腦圖筆記本電腦品牌2025-10-12 13:58
港后鐵路蘭花山隧道建設火力全開2025-10-12 13:37
電腦配置中關村云電腦app2025-10-12 13:13